党的十九大后中国新一轮大部制改革的背景和思路

被引:12
作者
施雪华 [1 ]
赵忠辰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
[2]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十九大; 大部制改革; 新动因; 新思路; 大系统;
D O I
10.13553/j.cnki.llygg.2018.04.005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了八次大的政府机构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机构裁撤和功能调整的大部制改革。以往的七次大部制改革,取得了机构精简、人员减少、职能转变等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职能重叠、人员冗余、多头管理等问题,尤其是大部制改革一直局限在政府体系内部。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深化国家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为大部制改革指引了方向。十九大后,在习近平新时代、新思想的指引下,新一轮大部制改革的总体创新思路是:将政党、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纳入到大部制改革思路的确定中;将"大系统"概念纳入大部制改革机构调整方案中,打破了过去局限于国务院部门之间的"大部制"概念;将加强和优化"党的领导"明确为国家机构调整的重要原则,贯彻到大部制改革全过程之中;将"机构随功能走"或曰"结构功能相匹配"原则落实到机构职能、级别、编制、权能的规范中。经过本次新的大部制改革,今后中国的政府机构必将更加结构合理、功能完整、关系明确、运行高效。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十八大以来大部制改革深层问题及未来路径探析 [J].
王伟 .
中国行政管理, 2016, (10) :16-20
[2]   大部制改革整合评估框架:要素、理念与效用 [J].
徐艳晴 ;
周志忍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4) :51-58
[3]   大部制改革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 [J].
卜勇力 .
人民论坛, 2014, (17) :60-62
[4]   整合机制的权变模型:一个大部制改革的组织分析——以广东省环境大部制改革为例 [J].
李文钊 ;
蔡长昆 .
公共行政评论, 2014, 7 (02) :97-118+172
[5]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组织结构角度的分析 [J].
竺乾威 .
中国行政管理, 2014, (04) :17-23
[6]   权威体制下的分散式改革模式研究——以广东省大部制改革为例 [J].
叶贵仁 .
学术研究, 2013, (03) :59-64
[7]   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政策演进、实践探索与走向判断 [J].
罗重谱 .
改革, 2013, (03) :5-17
[8]  
中国政府大部制改革中的政治资源整合研究[D]. 郑振龙.首都师范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