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器人采摘棉花的前景展望与技术分析

被引:19
作者
王玲
姬长英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电气工程系
关键词
棉花; 采摘; 现状; 机械式; 农业机器人; 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棉花采摘与分级技术的现状,指出农业机器人采摘棉花更适合我国国情。针对采摘机器人的非结构化工作环境和作业对象有生命等技术特点,分析了采摘机器人在自主导航、目标识别与定位和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三方面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农业机器人采摘棉花的关键技术:一是自然环境下棉花的识别与分类。图像增强、特征提取和图像理解是视觉领域的三个过程,现代数学领域的小波分析、分形几何、模糊与粗糙集理论、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等为此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二是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结构的设计。借助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完成棉花与铃壳的分离,实现末端执行器的自适应柔顺控制。随着智能领域的长足发展,采摘机器人代替人类采摘棉花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新疆兵团机采棉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J].
沈家涛 .
中国棉花, 2005, (03) :42-43
[2]   兵团农场采棉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J].
沈玲凤 .
新疆农机化, 2004, (04) :46-47
[3]   采摘时间对中长绒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J].
李伟明 ;
林永增 ;
李志峰 ;
王志忠 ;
孟昭珍 .
河北农业科学, 2004, (01) :117-118
[4]   移动式采摘机器人研究现状与进展 [J].
方建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2) :273-278
[5]   棉花化学脱叶催熟效果及其对棉子质量影响初报 [J].
许建 ;
丁志毅 ;
许蓉 ;
许莉 .
新疆农业科学, 2003, (02) :116-118
[6]   棉花采摘新概念:“人工快采+机器清花” [J].
冯绍斌 ;
谷成超 .
新疆农垦经济, 2002, (04) :51-52
[7]  
机器人感觉与多信息融合[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罗志增, 2002
[8]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方如明等编著, 1999
[9]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M]. 国防工业出版社 , 郑南宁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