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7
作者
张建朝 [1 ]
费永祥 [1 ]
邢会琴 [2 ]
雷玉明 [2 ]
机构
[1] 张掖市植保植检站
[2] 河西学院农学系
关键词
马铃薯; 黄老虎; 沟金针虫; 发生规律; 药剂防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32 [马铃薯(土豆)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经田间调查表明,河西灌区马铃薯地下害虫主要以黄老虎[Agrotis segetum]、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为主,其中,黄老虎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河西一年发生2代,6月中旬以幼虫取食严重,危害期为春季和秋季,以春季危害较重。金针虫以幼虫危害,危害盛期5月下旬和7月下旬,土壤温度是影响金针虫在土层中的垂直移动和危害的关键因素,土壤湿度是影响其分布和发生量的因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虫口密度大,危害严重。确定了黄老虎、金针虫防治指标分别为每平方米5头和3头。药剂防治表明,以70%吡虫啉、70%噻虫嗪、3%克百威土壤处理、种薯处理效果明显,增产效果27%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云南省马铃薯害虫综合防治现状与展望 [J].
陈斌 ;
李正跃 ;
桂富荣 ;
孙跃先 ;
严乃胜 .
云南农业科技, 2003, (S1) :136-141
[2]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马铃薯有害生物调查 [J].
丁俊杰 ;
马淑梅 ;
郑天琪 ;
聂文革 ;
申宏波 .
中国马铃薯, 2002, (03) :182-185
[3]   1996年陇东冬麦区黄地老虎暴发为害原因浅析 [J].
李刚,王新俊 .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6, (06) :32-33
[4]   黄地老虎发生期的中期预报研究 [J].
赵林忠 ;
李平 ;
梅岩 ;
赵希凡 ;
陈红 ;
不详 .
植物保护 , 1988, (03) :14-15
[5]  
中原春秋二季作区马铃薯病虫可持续治理技术研究.[D].刘中波.山东农业大学.2005, 02
[6]  
园艺昆虫学.[M].韩召军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