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田鼠长江亚种和指名亚种基因组DNA序列比较分析

被引:5
作者
许冰
胡维新
杨榕
俞远京
王勇
刘新发
彭兴华
机构
[1]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长沙,长沙,长沙,长沙,长沙,长沙,长沙
关键词
东方田鼠; SNP; 生物进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3 [动物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501 ;
摘要
根据东方田鼠基因组DNA序列片段 (GenBank登录号 :AF2 77394 ) ,通过PCR方法扩增东方田鼠长江亚种(Microtusfortiscalamorum)和宁夏指名亚种 (Microtusfortisfortis)基因组DNA ,得到一 6 70bp左右的特异扩增片段。将PCR扩增产物克隆到pGEM Teasy载体 ,进行DNA序列分析 ,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东方田鼠长江亚种与指名亚种之间该序列的差异。结果表明 :在东方田鼠两个亚种中共发现 19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不同的个体在该序列存在广泛的单个核苷酸多态性 (SNP) ,多态性位点多达 2 5个 ;变换类型包括 :转换 (G→A、A→G、T→C、C→T)、颠换 (G→T、A→T、T→A、C→A)、插入 (CA)和缺失 (TGTTTT)。东方田鼠长江亚种和指名亚种两个种群之间存在明显差别 ,尤其是在 14 6、192、2 2 3、2 2 4、2 35位 ,但两种群间同源性仍高达 98%。同时采用系统发育树 (phylogenetictree)分析方法 ,对两个亚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结果显示 ,东方田鼠长江亚种和宁夏指名亚种基因组DNA明显的分为两大组别
引用
收藏
页码:540 / 5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洞庭湖日本血吸虫疫区东方田鼠生化与分子遗传学标记的初步研究 [J].
胡维新 ;
杨榕 ;
许冰 ;
曾海涛 ;
刘新发 ;
彭兴华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2, (04) :16-20
[2]   东方田鼠组织/器官体外杀日本血吸虫童虫作用 [J].
申群喜 ;
胡维新 ;
许冰 ;
彭兴华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2, (03) :198-200
[3]   东方田鼠特异DNA片段的克隆及核苷酸序列分析 [J].
杨榕 ;
胡维新 ;
朱敏 ;
彭兴华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1, (02) :4-9
[4]   东方田鼠天然抗体相关的日本血吸虫抗原基因筛选和克隆 [J].
阎玉涛 ;
刘述先 ;
宋光承 ;
徐裕信 ;
何永康 .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1, (03) :27-30
[5]   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抗体及IgG亚类的初步研究 [J].
蒋守富 ;
魏梅雄 ;
林矫矫 ;
潘彩娥 ;
李浩 ;
曹琳 ;
何艳燕 ;
傅志强 ;
邱倩雯 ;
王梅芳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1, (01) :1-3
[6]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抗体水平的初步研究 [J].
何永康 ;
罗新松 ;
喻鑫玲 ;
林金莲湖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
刘述先 ;
张新跃 ;
李毅 .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9, (03) :6-8
[7]   东方田鼠的研究进展 [J].
何永康 ;
张新跃 .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8, (02) :55-58
[8]   室内繁殖和野生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的比较 [J].
贺宏斌,左家铮,刘柏香,周利红 .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5, (02) :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