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治理方式法治转向的必然性探源

被引:9
作者
杨巧蓉
机构
[1]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社会治理方式; 人治; 法治价值观; 法治; 必然性;
D O I
10.14112/j.cnki.37-1053/c.2017.10.026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中国社会治理方式法治转向不是简单地变化,而是从理念到实践、从治国者到社会民众的立体式的、全方位的大变革。它不是权宜之计,其必然性深深植根于中国的现代化实践。概括起来,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法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中国社会治理方式法治转向的价值必然性;二是现代社会突破人治思维与方式以及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的理论自觉之必然选择;三是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对于破解改革难题的迫切需要;四是在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趋向高度复杂的时代,中国谋求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2]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出版社.2014,
[3]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M].何毅亭; 著.人民出版社.2013,
[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13,
[5]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胡锦涛.人民出版社.2012,
[6]  
社会契约论.[M].(法) 卢梭 (Rousseau;J.J.) ; 著.商务印书馆.2011,
[7]  
自由与权力.[M].(英) 阿克顿 (Acton;J.E.E.) ; 著.译林出版社.2011,
[8]  
自然法.[M].(意) 登特列夫; 著.新星出版社.2008,
[9]  
法令不能改变社会.[M].(法) 克罗齐耶; 著.格致出版社.2007,
[10]  
法律意识的实质.[M].(俄)伊·亚·伊林(Иван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ИлЬин)著;徐晓晴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