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SV对锯缘青蟹的致病性及血清酶指标影响

被引:11
作者
刘问 [1 ,2 ]
钱冬 [2 ]
潘清清 [3 ]
严小军 [1 ]
机构
[1]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2]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鱼病研究室
[3] 浙江省三门县海洋与渔业局
关键词
锯缘青蟹; 白斑综合征病毒; 致病性; 酶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5.4 [各种虾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俗称青蟹,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蟹类。近年来,浙江、福建、广东等青蟹主要养殖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青蟹病害。对浙江省养殖青蟹的发病原因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syndrome virus,WSSV)与青蟹发病存在较大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WSSV对青蟹的致病性和发病机理,作者采用白斑综合征病毒的除菌过滤液,以1∶10—1∶10000稀释度注射感染青蟹,结果表明1∶10、1∶100感染组的青蟹死亡率达100%,1∶1000感染组死亡率为66.7%,1∶10000感染组死亡率为38.9%。根据攻毒悬液的病毒浓度计算出WSSV对青蟹的LD50为1.19×106拷贝/只(7.93×103拷贝/g组织);取WSSV感染青蟹血淋巴进行PCR检测,攻毒死亡青蟹的WSSV检出率为100%,表明WSSV对青蟹有很强的致病力。分析病毒感染濒死蟹的血清酚氧化酶(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等主要酶指标,发现病毒感染青蟹的PO、POD和SOD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LP、GPT和GOT的活力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用WSSV单克隆抗体对感染蟹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发现WSSV主要侵染青蟹的鳃、甲壳下表皮、心脏、肠、胃等组织的上皮细胞,尤其以鳃上皮细胞损害最为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1112 / 11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白斑综合征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BA-ELISA方法的建立 [J].
刘问 ;
钱冬 ;
严小军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9, 24(S1) (S1) :49-52
[2]   WSSV和IHHNV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J].
谢芝勋 ;
谢丽基 ;
庞耀珊 ;
卢兆发 ;
谢志勤 ;
孙建华 ;
邓显文 ;
刘加波 ;
唐小飞 .
水生生物学报, 2009, (01) :22-27
[3]   锯缘青蟹疾病研究进展 [J].
王荣智 ;
郑嘉熙 ;
汪世华 .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8, (03) :27-30
[4]   锯缘青蟹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J].
徐海圣 ;
舒妙安 ;
邵庆均 ;
王美珍 .
水产科学, 2000, (05) :24-26
[5]   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ELISA快速检测 [J].
史成银 ;
黄倢 ;
宋晓玲 .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03) :117-119
[6]   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血液病理研究 [J].
吴垠 ;
邢殿楼 ;
祝国芹 ;
桂远明 ;
王斌 ;
李华 .
中国水产科学, 1998, (03) :54-58
[7]  
Experimental infection of white spot baculovirus in some cultured and wild decapods in Taiwan[J] Yu-Chi Wang;Chu-Fang Lo;Poh-Shing Chang;Guang-Hsiung Kou Aquaculture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