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4个野生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57
作者
高保全 [1 ]
刘萍 [1 ]
李健 [1 ]
戴芳钰 [1 ]
马甡 [2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野生群体; 形态学差异;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通过对鸭绿江口、莱州湾、海州湾、舟山4个野生群体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14项生物学外部形态性状的测量,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海州湾、舟山2个群体形态最为接近,鸭绿江口和莱州湾2个群体形态较为接近。对样本所属群体进行判别分析,4个群体雌蟹的综合判别率为87.0%,其中海州湾最低,为80.0%;莱州湾最高为92%。4个群体雄蟹的综合判别率为80.8%,其中海州湾最低,为72.0%;鸭绿江口最高,为96%。并建立4个群体各自的判别函数公式。通过对16项形态比例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找到了4个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的形态比例参数。3种分析结果均认为,4个群体三疣梭子蟹在形态上已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所有的差异均未达到亚种水平,需要多项参数综合判别才能将4个群体的三疣梭子蟹区分开。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三疣梭子蟹个体发育早期的同工酶谱变化 [J].
朱冬发 ;
余红卫 ;
王春琳 .
水产学报, 2005, (06) :751-756
[2]   三疣梭子蟹核型分析 [J].
朱冬发 ;
王春琳 ;
李志强 .
水产学报, 2005, (05) :67-71
[3]   三疣梭子蟹不同组织同工酶的分析 [J].
余红卫 ;
朱冬发 ;
韩宝芹 .
动物学杂志, 2005, (01) :84-87
[4]   三疣梭子蟹线粒体DNA 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序列的比较研究 [J].
郭天慧 ;
孔晓瑜 ;
陈四清 ;
喻子牛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22-28
[5]   渤海越冬场渔业生物资源量和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 [J].
邓景耀 ;
金显仕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1) :42-46
[6]   中国大陆沿海六水系绒螯蟹(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群体亲缘关系:形态判别分析 [J].
李晨虹 ;
李思发 .
水产学报, 1999, (04) :337-342
[7]   中国三疣梭子蟹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 的研究 [J].
薛俊增 ;
堵南山 ;
赖伟 ;
吴惠仙 .
东海海洋, 1997, (04) :61-66
[8]   三疣梭子蟹肝脏的结构研究附视频 [J].
李太武 .
海洋与湖沼, 1996, (05) :471-475+571
[9]   三疣梭子蟹精子的发生及超微结构研究 [J].
李太武 .
动物学报, 1995, (01) :41-47+117
[10]   浙北近海三疣梭子蟹洄游分布和群体组成特征 [J].
宋海棠 ;
丁耀平 ;
许源剑 .
海洋通报, 1989, (01) :6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