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动裂隙网络实时演化及连通性特征

被引:36
作者
高明忠 [1 ,2 ]
金文城 [1 ]
郑长江 [3 ]
周宏伟 [3 ]
机构
[1]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水电学院
[2]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能源化工研究院
[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裂隙网络; 演化特征; 连通率; 分形维数; 现场实验;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2.09.023
中图分类号
TD712.6 [];
学科分类号
081903 ;
摘要
以平顶山煤业集团八矿己15-14120采煤工作面为试验基地,借助改进后的本质安全型钻孔裂隙窥视仪,实时采集采煤工作面前方煤岩体裂隙网络随工作面推进的演化过程。结合分形几何理论与裂隙岩体连通率投影算法,揭示了采动影响下,工作面前方裂隙网络演化分形特征及连通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动对平煤八矿己15-14120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裂隙网络沿开采方向的影响范围约为50 m;随着工作面不断接近试验测点,煤岩体采动裂隙网络分形维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与矿压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同时,煤岩体连通率随采煤工作面推进上升趋势明显,可依次分为线性缓慢增长阶段、指数增长阶段及平稳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535 / 15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不同开采条件下采动力学行为研究 [J].
谢和平 ;
周宏伟 ;
刘建锋 ;
高峰 ;
张茹 ;
薛东杰 ;
张勇 .
煤炭学报, 2011, 36 (07) :1067-1074
[2]   基于尺度律的裂隙网络生成及其对地下厂房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J].
桂乐乐 ;
周宏伟 ;
夏昌敬 ;
杜盛浩 ;
刘艳 .
岩土力学, 2010, 31 (12) :3934-3938+3944
[3]   深部开采上覆岩层采动裂隙网络演化的分形特征研究 [J].
王志国 ;
周宏伟 ;
谢和平 .
岩土力学, 2009, 30 (08) :2403-2408
[4]   用投影法求算岩体结构面三维连通率 [J].
陈剑平 ;
卢波 ;
谷宪民 ;
范建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5) :2617-2621
[5]   用遗传算法求解节理岩体三维连通率 [J].
卢波 ;
陈剑平 ;
石丙飞 ;
程永辉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0) :3470-3474
[6]   基于岩层移动的“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研究 [J].
许家林 ;
钱鸣高 ;
金宏伟 .
煤炭学报, 2004, (02) :129-132
[7]   采动岩体裂隙分形特征的实验研究 [J].
张永波 ;
刘秀英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2004, (01) :94-95+98
[8]   采动岩体分形裂隙网络研究 [J].
谢和平 ;
于广明 ;
杨伦 ;
张玉卓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9, (02) :29-33
[9]   覆岩采动裂隙分布的“O”形圈特征研究 [J].
钱鸣高 ;
许家林 .
煤炭学报, 1998, (05) :20-23
[10]   采动岩体破裂规律的试验研究 [J].
邓喀中 ;
周鸣 ;
谭志祥 ;
徐乃忠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8, (03) :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