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变迁的实证研究——基于甘肃、青海、新疆三地的调查分析

被引:29
作者
杨鹍飞 [1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2] 兰州大学
关键词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身份认同变迁; 少数民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3.1 [民族事务与民族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030402 ;
摘要
本文以西北甘肃、青海和新疆三地的调研数据为基础,从认同过程、社会融合、政策干预和社会分化四个维度,提出关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影响因素的4个总假设和10个子假设,运用STATA软件分别对自变量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做序次Logit回归分析,检验了相关假设。数据表明:1.年龄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呈现"正U型",与民族认同的关系呈"倒U型";2.就业对国家认同具有正向增强作用,而对民族认同则具有负向削弱作用;3.民族优惠政策执行偏差的消极作用显现,双语教育对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具有正向积极效果;4.收入、政治身份(党员)和户籍(城市化)对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具有正向作用,收入与民族认同是负相关关系;5.性别和教育程度对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没有显著性影响。本研究的结论与当前学术界的一些"流行"观点有较大差异。据此认为,在现阶段的中国,不应盲目改变现行民族优惠政策,而应该采取保守老成的策略——"用发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积极为少数民族实现充分就业、分享城市化的好处创造必要条件,增加少数民族收入水平避免"阶层固化"而形成族群性社会分层。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民族互嵌型社区:涵义、分类与研究展望 [J].
杨鹍飞 .
广西民族研究, 2014, (05) :17-24
[2]   就业质量对社会融合的影响研究——基于深圳市的实证研究 [J].
徐延辉 ;
王高哲 .
学习与实践, 2014, (02) :101-111
[3]   教育分流体制与中国的教育分层(1978-2008) [J].
吴愈晓 .
社会学研究, 2013, 28 (04) :179-202+245
[5]   政治伦理视域中的爱国主义与公民认同 [J].
吴俊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3, (01) :74-79
[6]   社会网络与女性职业性别隔离 [J].
童梅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4) :67-83+243
[7]   转型中国城市民族意识的概念、特征与功能探析 [J].
杨鹍飞 ;
刘庸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33 (07) :20-24
[8]   少数民族文化语境中的新疆双语教育 [J].
马岳勇 ;
董新强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32 (03) :17-21
[9]   评“第二代民族政策”说的理论与实践误区 [J].
郝时远 .
新疆社会科学, 2012, (02) :44-62+141
[10]   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浅论 [J].
柏贵喜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32 (11) :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