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遗传改良中的若干基本问题

被引:42
作者
陈岳武
施季森
机构
[1] 南京林产工业学院林学系
关键词
种子园; 第一代; 无性系; 生产性; 子代测定; 无性繁殖系; 品系(育种); 遗传改良; 杉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自1964年以来,南京林学院和福建省林业厅林木种苗公司合作,开展了杉木遗传改良工作。20年的实践证明,按我们所制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在现有杉木人工林分中进行选择,其遗传增益是明显的。在闽中、闽西北地区,应用杉木普通无性系种子园的种子造林,在相同的立地条件和经营管理下,立木材积生长量平均增长15%,优良家系可增长50%以上,而且抗杉木针叶炭疽病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早期在福建洋口林场营建的种子园,预计到1985年可满足建阳地区每年十五万亩人工更新造林用种。随着普通种子园种子产量的提高与造林面积的扩大,杉木遗传改良将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七十年代中期,我们致力于杉木第二代改良的准备工作。八十年代初,进行了第二代改良的选优和育种园、种子园的营建工作。目前,育种园中收集第二代育种材料350株,部分已进入始花期。1984年将完成第二代种子园的嫁接工作。随着杉木遗传改良工作的深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面临着一些基本的而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现就这些问题探讨于后。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建昌阴沉木的初步研究 [J].
王德银 ;
刘和林 .
林业科学, 1982, (04) :380-385+455
[2]   杉木自然类型的研究 [J].
叶培忠 ;
陈岳武 .
林业科学, 1964, (04) :19-32
[3]   杉木分佈的初步研究 [J].
吴中伦 .
地理学报, 1955, (03) :273-285
[4]  
林木种子园.[M].[英]福克纳(R·Faulkner) 著;徐燕千等 译.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5]  
树木遗传育种学.[M].南京林产工业学院 著.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