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糜烂性反流病放大内镜下微小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13
作者
刘建军
周丽雅
林三仁
夏志伟
机构
[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非糜烂性反流病; 食管胃接合处; 放大内镜检查; 微小变化; 诊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1 [食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背景:研究显示胃食管反流病(GERD)大部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目前NERD尚无内镜诊断标准。目的:应用放大内镜观察NERD的微小变化,探讨其特征性内镜表现。方法:58例GERD患者(NERD47例,糜烂性食管炎11例)和6例健康志愿者行24h食管pH监测和放大内镜检查,于食管、胃不同部位取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内镜下,NERD组贲门口松弛,23.4%的患者食管黏膜水肿、血管网模糊;10.6%食管下段可见点状血管,27.2%可见隐性红斑;25.5%齿状线上有白色结节样变;29.8%齿状线模糊或部分模糊,形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齿状线下黏膜不平程度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根据齿状线形态诊断NERD,锯齿型、三角型和半岛型的阳性率均为100%,宽大锯齿型为83.3%;根据齿状线下黏膜不平程度,斑块状凹凸不平和绒毛状不平阳性率均为100%,粗糙不平为91.7%。NERD组的食管上皮组织学表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放大内镜下可以观察到NERD的齿状线形态和齿状线下黏膜不平程度,其特征性表现对完善NERD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反流性疾病问卷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价值 [J].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研究协作组 .
中华消化杂志, 2003, (11) :7-10
[3]   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 [J].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辑部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0, (01) :56+60-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