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20
作者
魏凤英
冯蕾
马玉平
王石立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玉米; 生产潜力; 趋势变化; 区域特征;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0.02.021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S16 [农业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901 ; 0903 ;
摘要
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和功率谱等方法分析了1961~2007年东北地区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区域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呈显著的上升趋势;气候生产潜力呈下降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均存在7~9年的显著周期变化。玉米气候生产潜力还存在5年和3年左右的显著周期;东北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呈西南区域与东北区域相反的空间趋势分布,生产潜力的高值区位于辽宁大部、吉林西部和黑龙江西南部,低值区位于东北的东部地区;东北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高值区位于东北的东南部,低值区位于东北的西部。
引用
收藏
页码:243 / 2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国外粮食产量业务预报系统 [J].
陈晖 ;
王建林 ;
宋迎波 ;
杨霏云 .
气象科技, 2008, (04) :444-448
[2]   东北地区玉米冷害预测评估模型改进研究 [J].
王石立 ;
马玉平 ;
庄立伟 .
自然灾害学报, 2008, (04) :12-18
[3]   作物生产潜力模型研究进展 [J].
谷冬艳 ;
刘建国 ;
杨忠渠 ;
尹钧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5) :89-94
[4]   An integrative estimation model of summer rainfall-band patterns in China [J].
WEI Fengyi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evere Weather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China .
ProgressinNaturalScience, 2007, (03) :280-288
[5]   气候变暖对黄土高原塬区农作物生长和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J].
张谋草 ;
段金省 ;
李宗 ;
黄斌 ;
张红妮 .
资源科学, 2006, (06) :46-50
[6]   东北地区夏季旱涝的区域特征及水汽异常输送 [J].
汪秀清 ;
陈长胜 ;
张智勇 ;
石大明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04) :53-58
[7]   内蒙古西辽河流域特种玉米品种特性及气候区划 [J].
白美兰 ;
刘兴汉 ;
邸瑞琦 ;
杨丽桃 ;
冯晓晶 ;
不详 .
气象科技 , 2005, (05) :437-441
[8]   黄土高原的气候生态环境、气候变化与农业气候生产潜力 [J].
赵艳霞 ;
王馥棠 ;
刘文泉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04) :142-146
[9]   基于东北玉米区域动力模型的低温冷害预报应用研究 [J].
刘布春 ;
王石立 ;
庄立伟 ;
卢志光 ;
史学丽 ;
宋永佳 .
应用气象学报, 2003, (05) :616-625
[10]   温度对夏玉米光合生产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刘建栋 ;
周秀骥 ;
于强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4) :39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