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小熵产生与耗散结构和混沌理论的河床演变分析

被引:32
作者
徐国宾 [1 ]
杨志达 [2 ]
机构
[1]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关键词
近平衡态; 远离平衡态; 最小熵产生原理; 最小能耗率原理; 耗散结构理论; 混沌; 河床演变; 河型转化;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12.08.011
中图分类号
TV147 [河道演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阐述了最小熵产生、耗散结构和混沌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对河床演变过程进行分析。认为:河流只可能处于近平衡态和远离平衡态。河流处于近平衡态时,遵循最小熵产生原理或最小能耗率原理,其演变过程表现为逐渐趋向于与外界条件相适应的相对平衡状态,在相对平衡状态水流的熵产生或能耗率为最小值。当作用在河流上的约束条件发生变化后,河流就会离开原来的相对平衡状态,寻求与新的约束条件相适应的相对平衡状态。在这个调整过程中,熵产生或能耗率并不是单调减少,而是有增有减,直到新的相对平衡状态,水流的熵产生或能耗率一定是与新的约束条件相适应的最小值。河流处于远离平衡态时,其演变过程可以经受突变,导致河型转化发生。河型转化是在外界条件缓慢变化过程中,超过某一临界值而发生的突变,这种突变相当于热力学中的非平衡相变,因而可以用耗散结构和混沌理论解释河型转化。
引用
收藏
页码:948 / 9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功耗率最小与工程力学中的各类变分原理.[M].周筑宝; 唐松花; 著.科学出版社.2007,
[2]  
最小耗能原理及其应用.[M].周筑宝著;.科学出版社.2001,
[3]  
热力学.[M].龚茂枝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4]  
从混沌到有序.[M].(比利时)普里戈金(Prigogine;I.);(法)斯唐热(Stengers;I.)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  
河床演变学.[M].钱宁等 著.科学出版社.1987,
[6]  
非平衡系统自组织.[M].(比)尼科利斯(Nicolis;G.);(比)普里戈京(Prigognie;I.)著;徐锡申译;.科学出版社.1986,
[7]  
非平衡态热力学和耗散结构.[M].李如生 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
[8]  
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M].湛垦华等 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9]   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河型转化 [J].
徐国宾 ;
练继建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4, (03) :316-320
[10]   河流调整中的熵、熵产生和能耗率的变化 [J].
徐国宾 ;
练继建 .
水科学进展, 2004, (0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