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采煤排土场生态复垦工程实施成效分析

被引:23
作者
吕春娟 [1 ]
白中科 [2 ]
陈卫国 [3 ]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3] 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土壤重构; 植被演替; 动物; 微生物; 土壤养分;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1.06.017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复垦20a的平朔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土壤重构到先锋树种筛选及生态系统恢复不同阶段植被演变、动物定居、微生物、土壤养分变化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其生态重建技术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平朔矿区已形成"黄土母质直接覆盖表层培肥熟化"特色复垦技术;筛选出刺槐×油松×柠条,刺槐×油松,刺槐×沙棘,刺槐纯林等多种植被配置模式;随着复垦年限的延长,野生物种大量入侵,土壤种子库逐渐形成,物种多样性增加,植被群落组成趋于稳定,动物、微生物和土壤养分呈现增加趋势,表明矿区生态系统已进入正常的演替过程。但受矿区特殊生境和自然客观条件的限制,演替过程中某些植被出现病虫害、种内或种间的水分竞争等问题已导致部分植被退化,因此植被恢复成功后其生态管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32 / 2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平朔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 [J].
李晋川 ;
白中科 ;
柴书杰 ;
岳建英 ;
王文英 ;
王宇宏 .
科技导报, 2009, 27 (17) :30-34
[2]   矿区土地复垦与复垦土地的再利用——以平朔矿区为例 [J].
白中科 ;
郧文聚 .
资源与产业, 2008, (05) :32-37
[3]   露天煤矿不同恢复植被大型土壤动物群落比较 [J].
崔艳 ;
张继栋 ;
白中科 ;
李晋川 ;
韩丽君 ;
樊文华 .
生态环境, 2008, (03) :1024-1027
[4]   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种子库 [J].
韩丽君 ;
白中科 ;
李晋川 ;
崔艳 ;
岳建英 .
生态学杂志, 2007, (06) :817-821
[5]   中国东部丘陵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J].
胡振琪 ;
赵淑芹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5) :78-81
[6]  
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平朔露天矿的研究与实践. 李晋川,白中科. 科学出版社 . 2000
[7]  
露井联采煤矿区主要地质灾害形态分析与复垦对策研究. 韩静. 山西农业大学 . 2008
[8]  
生态脆弱矿区土地利用调控机制与对策. 崔艳. 中国地质大学 . 2008
[9]   安太堡矿区复垦地植被恢复过程多样性变化 [J].
郭逍宇 ;
张金屯 ;
宫辉力 ;
张桂莲 ;
董志 .
生态学报, 2005, (04) :763-770
[10]  
露天煤矿恢复生态系统大型土壤动物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研究. 崔艳. 山西农业大学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