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方位角和载荷联合反馈的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17
作者
刘皓明 [1 ]
唐俏俏 [1 ]
张占奎 [2 ]
李琰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
[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独立变桨距; 风切变; 塔影效应; 载荷反馈; 方位角反馈;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152762
中图分类号
TM315 [风力发电机];
学科分类号
080801 ;
摘要
针对风切变和塔影效应引起的风力机气动载荷周期性波动,展开风电机组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基于叶素动量理论进行风轮叶片气动建模,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编程实现叶片气动载荷计算模型,并与GH Bladed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基于方位角和载荷联合反馈的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根据方位角反馈设置动态权系数,周期性调节每支叶片的桨距角,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叶根挥舞载荷PID控制环节,以微调修正桨距角。基于Matlab/Simulink和GH Bladed平台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联合反馈控制策略可有效平缓周期或随机性的叶片挥舞载荷波动,而且对于减小风轮不平衡载荷以及降低风力机疲劳载荷有较好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798 / 380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风力发电系统权系数独立变桨距矢量控制 [J].
肖成 ;
冯登超 ;
闫晓金 ;
赵婉丽 .
可再生能源, 2014, 32 (06) :805-808
[2]   GH Bladed和Matlab的交互软件设计及风力发电机的独立变桨控制器仿真研究 [J].
刘兴华 ;
敬维 ;
林威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 (22) :83-88+14
[3]   减小塔影和风切变效应的变桨距控制方法研究 [J].
邢作霞 ;
陈雷 ;
厉伟 ;
孙宏利 .
太阳能学报, 2013, 34 (06) :915-923
[4]   独立变桨控制对大功率风力发电机振动影响 [J].
金鑫 ;
钟翔 ;
何玉林 ;
韩花丽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3, 41 (08) :49-53
[5]   基于前馈补偿方位角权系数的分程独立变桨距控制研究 [J].
姚兴佳 ;
刘玥 ;
郭庆鼎 .
太阳能学报, 2012, 33 (04) :532-539
[6]   风切变和塔影效应对风力机变桨距控制的影响分析 [J].
周波 ;
龚华军 ;
甄子洋 .
可再生能源, 2012, 30 (01) :27-32
[7]   水平轴风力机气动计算的叶素动量修正法 [J].
吴斌 ;
董礼 ;
廖明夫 ;
邓小文 .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1, 30 (12) :2124-2128+2134
[8]   基于风剪切和塔影效应的风力机风速动态建模 [J].
孔屹刚 ;
王杰 ;
顾浩 ;
王志新 ;
徐大林 .
太阳能学报, 2011, 32 (08) :1237-1244
[9]   基于载荷优化的风电机组变桨控制技术研究 [J].
应有 ;
许国东 .
机械工程学报, 2011, 47 (16) :106-111+119
[10]   基于改进叶素动量理论的水平轴风电机组气动性能计算 [J].
曾庆川 ;
刘浩 ;
LIM Che Wah ;
罗维奇 ;
杨云胜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31 (23) :12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