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

被引:27
作者
万育辰
杨海
苗丹民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弹性;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95.6 [心理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通过考察军校大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状况及三者的关系,为提高军校大学生心理弹性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军校600名学生用Connor-Davidson心里弹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应对方式问卷(CSQ)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在性别上存在统计学差异。②军校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应对方式中的其他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①心理弹性较高的军校大学生更倾向于以解决问题、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②社会支持是影响军校大学生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952 / 95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从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看流浪儿童救助 [J].
黄敏红 ;
乌阿茹娜 ;
梁晗 ;
梁爽 .
当代教育科学, 2009, (09) :55-57
[2]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J].
李志凯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 (04) :440-442
[3]   论大学生的心理弹性 [J].
王小景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4) :140-142
[4]   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效用与提升 [J].
郝传慧 ;
雷雳 .
中国青年研究, 2007, (01) :72-75
[5]   “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 [J].
肖计划,许秀峰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6, (04) :164-168
[6]   Reconceptualizing the role of resiliency in coping and therapy [J].
Miller, ED .
JOURNAL OF LOSS & TRAUMA, 2003, 8 (04) :239-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