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境中的科学传播

被引:8
作者
黄华新
俞国女
机构
[1] 浙江大学科技与文化研究所
[2] 浙江大学科技与文化研究所 浙江杭州
关键词
科学传播; 社会语境; 语境分析;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04.04.002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科学传播作为负载意义的"文本",是复杂的、开放的、动态的非线性系统;语境分析方法论给人们的启示是:当代科学传播需从"缺失模型"转向"语境模型"。这种转向不仅拓宽了科学传播的研究路径,而且还可能对科学传播研究的松散状态起到学科整合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45 / 3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语境研究的多元化 [J].
胡壮麟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03) :161-166+239
[2]  
2002年浙江省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研究报告[M]. 中国社会出版社 ,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2003
[3]  
语境与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发展[M]. 科学出版社 , 郭贵春著, 2002
[4]  
让科技跨越时空[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翟杰全著, 2002
[5]  
复杂性中的思维[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德)克劳斯·迈因策尔(KlausMainzer)著, 1999
[6]  
心理学家及其概念指南[M]. 商务印书馆 , (美)弗农·J.诺贝尔(VernonJ.Nordby), 1998
[7]  
文学符号学[M].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赵毅衡著, 1990
[8]  
传播学概论[M]. 新华出版社[美]施拉姆(W·Schramm), 1984
[9]  
科普的模型应该是什么———评布鲁斯.莱文斯坦的"缺失模型" .2 李大光. 科学时报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