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中显微组分的成烃演化实验

被引:6
作者
朱炎铭
秦勇
张有生
夏筱红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江苏徐州,北京,江苏徐州
关键词
镜质组; 惰质组; 壳质组; 热解模拟实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热解模拟实验揭示 ,镜质组的生烃作用与其起始成熟度有关 ,如果初次生烃中止 ,成熟度 (再次生烃起始成熟度 )尚未超过生油高峰阶段 (R =0 .9% ) ,则再次生烃有可能显著提高煤的生烃潜量 ,且以起始成熟度在生烃高峰处的升高幅度为最大。在有机显微组分中 :壳质组的生烃量最大 ,生烃范围最集中 ;镜质组次之 ;惰质组最少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有关煤成烃的基本认识 [J].
唐修义 .
地学前缘, 1999, (S1) :204-208
[2]   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煤岩成烃及二次成烃研究 [J].
冉启贵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5, (03) :13-17
[3]   吐-哈盆地煤中基质镜质体生烃潜力与特征 [J].
赵长毅 ;
何忠华 ;
程克明 ;
金奎励 ;
陈中凯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4, (21) :1979-1981
[4]   腐泥煤的煤化作用研究 [J].
肖贤明 ;
程顶胜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2, (02) :21-29
[5]   显微组分的成烃作用模式 [J].
肖贤明 ;
金奎励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1, (03) :208-211
[6]   豫西北地区山西组二1煤层的生烃历史 [J].
秦勇 ;
候士宁 ;
李大华 ;
成国清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0, (06) :31-36+23
[7]  
沉积有机质二次生烃理论及其应用[M]. 地质出版社 , 秦勇等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