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量激光血管内照射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3
作者
沈奕
董英海
朱菁
机构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骨科
[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激光科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激光; 修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2 [脊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实验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完成。将72只新西兰兔,用改良Allen氏法损伤脊髓后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不用激光照射(n=36);另一组采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n=36)。治疗前检测两侧腓总神经的电生理情况。应用波长632.8nm,能量密度为3.5mW/cm2的氦氖激光发生仪进行血管内照射,1次/d,60min/次。4周后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双侧腓总神经的电生理情况。结果:激光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腓总神经的潜伏期缩短,神经肌肉传导速度增加,动作电位波幅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丙二醛含量减少。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能增加抗氧化的能力,从而减少自由基的损害并促进脊髓神经细胞功能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脊髓损伤实验模型的研究概况与应用 [J].
伍亚民 ;
廖维宏 ;
王正国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16) :2344-2345
[2]   CD-95在大鼠脊髓损伤中的表达和意义 [J].
訾英 ;
范广宇 ;
朱悦 ;
卢志远 ;
李哲 ;
周慧云 .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20) :3052-3053+3149
[3]   纳洛酮对急性颈髓损伤后血浆及脑脊液中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影响 [J].
张建生 ;
罗晓阳 .
现代康复, 2001, (10) :44-45
[4]   脊髓损伤后羟自由基的改变 [J].
陈晓东,胡汝麒,潘功平 .
中华骨科杂志, 1995, (04) :21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