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海域营养盐的形态和分布特征

被引:23
作者
李玲玲 [1 ]
于志刚 [1 ]
姚庆祯 [1 ]
陈洪涛 [1 ]
米铁柱 [2 ]
巩瑶 [1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长江口; 营养盐; 形态; 分布特征;
D O I
10.15928/j.1674-3075.2009.02.001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利用2007年4月对长江口海域航次的调查结果,对该海域营养盐的形态和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对其主要控制过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营养盐的浓度变化范围较大,整体分布趋势是由近岸向外海逐渐降低,且明显受水文状况影响。在长江口海域,磷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其余依次是溶解有机磷、颗粒态磷;氮主要以硝酸盐的形式存在,其余依次是溶解有机氮、颗粒态氮、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和硅酸盐的行为是保守的,其行为主要受咸淡水混合过程控制;磷酸盐、溶解有机磷、颗粒态磷、亚硝酸盐、氨氮和溶解有机氮的行为是非保守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长江口海域赤潮成因及其防治对策 [J].
叶属峰 ;
纪焕红 ;
曹恋 ;
黄秀清 .
海洋科学, 2004, (05) :26-32
[2]   长江口邻近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其控制过程的初步研究 [J].
石晓勇 ;
王修林 ;
韩秀荣 ;
祝陈坚 ;
孙霞 ;
张传松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7) :1086-1092
[3]   长江河口潮区界溶解态无机氮磷的通量 [J].
傅瑞标 ;
沈焕庭 ;
刘新成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1) :64-68
[4]   广西钦州内湾贝类养殖海区三氮的含量和百分组成附视频 [J].
韦蔓新 ;
赖廷和 ;
何本茂 .
台湾海峡, 2001, (04) :441-446
[5]   过硫酸盐氧化法测定海水中溶解总磷 [J].
谭加强 ;
于志刚 ;
林桂炽 ;
米铁柱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256-262
[6]   东海PN断面夏季温盐及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 [J].
刘兴泉 .
海洋与湖沼, 2001, (02) :204-212
[7]   长江冲淡水的扩展及其营养盐的输运 [J].
王保栋 .
黄渤海海洋学报, 1998, (02) :42-48
[8]   东海春季初级生产力与新生产力的研究 [J].
焦念志 ;
王荣 ;
李超伦 .
海洋与湖沼, 1998, (02) :135-140
[9]   车由岛附近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 [J].
宋树林 .
黄渤海海洋, 1994, (03) :50-55
[10]   长江口外高盐水入侵分析 [J].
谷国传,胡方西,胡辉,李兴华,韩明宝 .
东海海洋, 1994, (03)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