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在危重病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监测中的意义

被引:22
作者
汤大明
张红金
景炳文
陈德昌
机构
[1]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2] 解放军急救医学中心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救科
[3] 解放军急救医学中心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救科 浙江东阳
[4] 浙江东阳
[5] 上海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脓毒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59.7 [急症、急救处理];
学科分类号
100218 ;
摘要
目的 :研究血小板在危重病全身炎症反应监测中的意义 ,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提供敏感而简易的临床监测指标。方法 :ICU内各种原因所致的 SIRS、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 2 13例 ,按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 (n=6 2 )和存活组 (n=15 1)。入院后当天和第 3d、7d、10 d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 )、血常规和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结果 :入 ICU时存活组和死亡组 APACHE 评分明显增高 ,但无显著差异 ;治疗 7d和 10 d后 ,存活组下降至 10分以下 ,而死亡组上升至 2 0分以上 (P<0 .0 1)。血小板计数在入院时两组均降低 ,治疗 3d后有明显回升 ,但在治疗后 7d和 10 d时死亡组患者血小板再度进行性下降 ,而存活组上升至正常范围 (P<0 .0 0 1) ;白细胞总数和分类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入院时两组患者外周血中 TNFα的浓度无显著差异 ,3d后两组 TNFα均升高 ;治疗 7d和 10 d后存活组 TNFα水平显著下降 ,而死亡组患者仍维持在相对高的水平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0 1)。结论 :血小板进行性下降能较正确、敏感地反映全身炎症反应的强弱 ,且其检查快速、简单、易行 ,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脓毒症研究的若干新动态 [J].
姚咏明 ;
盛志勇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0, (06) :323-325
[2]   大黄对烫伤大鼠肝脏内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J].
陈德昌 ;
李红江 ;
景炳文 ;
陈学云 ;
杨兴易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10) :587-590
[3]   Erythropoietin response is blunted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J].
Rogiers, P ;
Zhang, H ;
Leeman, M ;
Nagler, J ;
Neels, H ;
Melot, C ;
Vincent, JL .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1997, 23 (02) :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