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逊凹陷南部层序地层特征及成藏条件

被引:33
作者
张成
魏魁生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盆地所
[2]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系
关键词
乌尔逊凹陷; 层序地层; 沉积演化; 层序模式; 成藏条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乌尔逊凹陷沉积过程与构造演化对应,具有阶段性。层序地层学分析结果表明,凹陷南部白垩系发育2个一级层序(TSq1和TSq2)、5个二级层序(Ⅰ—Ⅴ)和12个三级层序(Sq1—Sq12)。层序界面特征明显,层序内部沉积体系类型丰富。凹陷沉积演化经历了2个旋回,分别从T4时期和T04时期开始,其中后者为不完整旋回。总的构造格局决定了凹陷形态与沉积物在可容纳空间内的分布,这是油气成藏的先决条件;地层充填沉积,沉积体系叠置匹配,为成藏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二级层序Ⅱ和Ⅲ中各层序的密集段是烃源岩的主要分布区,尤以其中的Sq4和Sq5的暗色泥岩为最佳;这2个二级层序内的低位扇、低位楔,高位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前缘沉积以及湖底浊积扇体系是形成油气藏的有利部位。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热欧地区残留可容纳空间分布及储集砂体预测 [J].
李宏伟 ;
邓宏文 ;
肖乾华 ;
王红亮 .
石油学报, 2002, (04) :29-32+6
[2]   层序地层应用于陆相油藏预测的成功实例 [J].
樊太亮 ;
李卫东 .
石油学报, 1999, (02) :20-25+3-4
[3]   陆相断陷盆地层序成因初探 [J].
池英柳 ;
张万选 ;
张厚福 ;
孙红军 .
石油学报, 1996, (03) :19-26
[4]   大型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以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为例 [J].
李思田,林畅松,解习农,杨士恭,焦养泉 .
地学前缘, 1995, (04) :133-136+148
[5]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格架概念及模式 [J].
顾家裕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4) :6-10+108
[6]   海拉尔盆地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J].
张晓东,刘光鼎,王家林 .
石油实验地质, 1994, (02) :119-127
[7]   华北典型箕状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模式及其与油气赋存关系 [J].
魏魁生 ;
徐怀大 .
地球科学, 1993, (02) :139-149+247
[8]   层序地层学理论用于我国断陷盆地分析中的问题 [J].
徐怀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1991, (01) :52-57+99
[9]   层序地层学在湖相盆地中的应用探讨 [J].
薛良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0, (06) :29-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