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学: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被引:43
作者
何雪松 [1 ,2 ]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
[2] 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社会工作学; 科学化; 学科化;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5.03.008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西方社会工作在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之后成为一门科学,而这样的"科学化"努力为社会工作的"学科化"确立了可能前提。在此背景下,美国社会工作界近年正在热烈讨论如何将社会工作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论文旨在加入这一讨论,提出中国可从四个方面为建构社会工作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即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双重聚焦、促进科学知识与实践智慧的融合、倡导全球视野与文化自觉的结合、推动理论整合与学科对话的综合。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重构社会工作的知识框架:本土思想资源的可能贡献 [J].
何雪松 .
社会科学, 2009, (07) :76-78+189
[2]  
文化的生与死[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 2009
[3]  
潘光旦文集[M]. 北京大学出版社[潘光旦著], 2000
[4]   Shaping a Science of Social Work [J].
Brekke, John S. .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2012, 22 (05) :455-464
[5]  
The organizational politics of the ASA[J] . Randall Collins.The American Sociologist . 1991 (4)
[6]  
Is casework effective? a review[J] . Joel Fischer.Social Work . 1973 (1)
[7]  
Handbook of Social Work Research .2 B.Thyer. Sage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