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类分析的中国低龄老年人力资源水平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22
作者
陈磊 [1 ]
周丽苹 [2 ]
班茂盛 [2 ]
郑运鸿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低龄老年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 区域差异; 聚类分析;
D O I
10.16405/j.cnki.1004-129X.2015.04.006
中图分类号
C924.24 [人口问题研究]; F249.21 [劳动力];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2年中国60~69岁低龄老年人口已达1.12亿,数量、规模呈不断上升态势。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中国低龄老年人力资源质量亦在不断优化。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极大,开发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必须要考虑地域差异性。人力资源既有数量特征,也有质量特征。纵观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大致呈现东部沿海地区"质优量差"、中西部内陆地区"量优质差"的基本特征。而低龄老年人力资源水平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体现在"质""数"差异上的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却难以互补;低龄老年人力资源水平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引起的;中西部地区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化存在严重不足;合理延迟退休年龄是未来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贵阳市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闫婧华.贵州财经学院.2011, 07
[2]  
中国西部人力资源水平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D].何尔佳.浙江大学.2011, 08
[3]  
中国西部人力资源水平区域差异比较研究.[D].汤甬.浙江大学.2010, 09
[4]   中国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J].
潘静静 ;
程承坪 .
当代经济管理, 2013, 35 (03) :65-71
[5]   浅谈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潜力 [J].
崔红威 .
理论界, 2011, (05) :38-39
[7]   退休政策下的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利用 [J].
张雄 .
发展研究, 2010, (02) :86-88
[8]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构想 [J].
王树新 ;
杨彦 .
人口研究, 2005, (03) :63-69
[9]   面对“银色浪潮”的选择——浅析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J].
张宇 ;
黄松 ;
黎永泰 .
特区经济, 2005, (05) :234-235
[10]   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思考 [J].
杨新科 ;
金文俊 .
兰州大学学报, 2001, (03) :16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