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家兔血小板聚集、超微结构及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导后富血小板血浆中GMP-140含量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徐露
董志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重庆市生化与分子药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血小板; 电镜; α-颗粒膜蛋白-140; 血小板活化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65 [实验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目的:观察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内实验法,观察3种剂量的注射用HSYA(10、5和2.5mg/kg)对由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3.6nmol/L)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以及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单独研究了以PAF为诱导剂的情况下,富血小板血浆(PRP)中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的含量。结果:各剂量HSYA注射剂能抑制AA、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P<0.05,P<0.01);扫描电镜显示:各剂量HSYA注射剂能减少AA和PAF诱导后的聚集型血小板数量并使树突型血小板突起变少变短(P<0.05,P<0.01);另外,各剂量HSYA注射剂还能降低经PAF诱导后GMP-140的含量(P<0.01)。结论: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具有显著的抗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抑制血小板的活化,从而为临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使用提供更多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269 / 2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昆布多糖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影响 [J].
曾惠芬 ;
徐露 .
中国药业, 2011, 20 (19) :7-8
[2]   银杏叶提取物制剂、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比较及对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的影响 [J].
王如伟 ;
吕燊 ;
黄黎 ;
徐露 ;
董志 .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1, 16 (09) :998-1001
[3]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研究进展 [J].
吴小平 ;
刘放 .
西北药学杂志 , 2009, (04) :327-330
[4]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研究进展 [J].
杨明山 .
医药导报, 2009, 28 (02) :140-145
[5]   抗血小板药物研究进展 [J].
郭晖 ;
刘媛 ;
胡玉龙 .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7, (09) :694-695
[6]   羟基红花黄色素A抑制PAF诱发的家兔血小板活化的研究 [J].
金鸣 ;
高子淳 ;
王继峰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 (05) :32-35
[7]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拮抗作用 [J].
臧宝霞 ;
金鸣 ;
司南 ;
张彦 ;
吴伟 ;
朴永哲 .
药学学报, 2002, (09) :696-699
[8]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J].
阮健 .
实验血液学杂志, 1995, (02) :147-151
[9]   Aspirin resistance [J].
Hankey, GJ ;
Eikelboom, J .
LANCET, 2006, 367 (9510) :606-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