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潮流与泥沙输移过程的数值研究

被引:27
作者
王崇浩
曹文洪
张世奇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关键词
黄河口; 入海流路; 数值模拟; 潮流过程; 输沙能力;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08.10.013
中图分类号
TV148.1 [];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黄河口的海洋动力输沙能力受径流、潮流和波浪等动力条件的影响,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利用MIKE21模型建立了渤海水域大模型和黄河口水域的小模型,大模型为小模型提供外海边界条件。利用渤海水域验潮站的分潮资料对大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良好。黄河口水域小模型计算研究了多个入海流路口外水域的潮流过程和潮流输沙能力,计算结果得到黄河口水域新、老口门附近存在三个高流速区,最大潮流速在1.7m/s左右,自渤海湾向莱洲湾的强大沿岸流输沙是黄河口潮流输沙的主要形式,分析计算口外泥沙净通量得到刁口河、原河道和现行清8流路、马新河、北汊流路和十八户流路口外水域向口门两侧10km外和外海的输沙量占利津沙量百分数分别为51.04%3、9.27%、29.94%1、7.75%、12.96%和7.22%,年均输往外海沙量分别为3.00亿t、2.18亿t、1.66亿t0、.99亿t0、.72亿t和0.40亿t。计算得到的清水沟原河道的潮流输沙能力与多年资料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256 / 12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黄河河口潮流和泥沙淤积过程数值分析研究 [J].
李东风 ;
张红武 ;
钟德钰 ;
吕志咏 .
水利学报, 2004, (11) :74-80
[2]   黄河口二维潮波泥沙有限元数学模型及应用(Ⅰ)——模型及其验证 [J].
李东风 ;
程义吉 ;
邹冰 ;
张红武 ;
韩巧兰 .
海洋科学进展, 2004, (01) :21-28
[3]   黄河口水沙变异与调控I——黄河口水沙运动与演变基本规律 [J].
胡春宏 ;
曹文洪 .
泥沙研究, 2003, (05) :1-8
[4]   黄河口的现状及其治理 [J].
王开荣 ;
姚文艺 ;
张希芳 ;
李平 .
海洋科学, 2001, (10) :52-54
[5]   黄河河口海岸二维非恒定水流泥沙数学模型 [J].
曹文洪 ;
何少苓 ;
方春明 .
水利学报, 2001, (01) :42-48
[6]   黄河口输沙及冲淤变形计算研究 [J].
张世奇 .
水利学报, 1990, (01) :23-33
[7]  
黄河水沙过程变异及河道的复杂响应[M]. - 科学出版社 , 胡春宏等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