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的改变

被引:8
作者
于文杰 ,王军 ,佟利家 ,姚兴海 ,余静 ,张钧华 ,唐朝枢
机构
[1] 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基础研究所
[2] 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医院
[3] 解放军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理教研室
关键词
高血压;胰岛素抵抗;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
D O I
10.16439/j.cnki.1673-7245.1999.01.031
中图分类号
Q461,Q461 [];
学科分类号
071003 ;
摘要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的改变。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自第5周至第10周喂食果糖,制备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IR)模型。在此模型上,检测血小板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产生量及L-精氨酸(L-Arg)转运特征,同时观察了血浆L-Arg水平、心钠素(ANP)、NO水平及cGMP水平。结果SHR大鼠收缩压(SBP)(P<0.01),血浆ANP(P<0.01)和cGMP(P<0.05)水平均较WKY对照组明显升高,而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IR大鼠的SBP(P<0.01),血浆ANP(P<0.05)和cGMP(P<0.05)水平较SHR进一步升高;且血糖与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明显(P<0.01),三组间血浆L-Arg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IR大鼠血小板NO产生量、NOS活性及血浆NO水平分别较SHR降低25%(P<0.01)、24%(P<0.01)和29%(P<0.01)。L-Arg最大转运速率SHR是WKY的60%(P<0.01)、IR又为SHR的82%(P<0.01),三组间米氏常数(Km)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0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