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运输组织策略研究

被引:53
作者
王姣娥 [1 ,2 ,3 ]
景悦 [1 ,2 ,3 ]
王成金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中欧班列; 跨境陆路运输;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轴-辐模式;
D O 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7.04.006
中图分类号
F532.4 [铁路联运];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中欧班列"是欧亚大陆货物运输新的渠道和基础设施"互通"的重要举措,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运输合作平台。文章在阐释"中欧班列"运营的战略意义和存在问题后,提出如何正确认识这种新的运输方式,指出"中欧班列"在我国对外贸易运输中的地位与作用有限,只适用于远离东部沿海港口的中西部地区以及国际大通道沿线地区,且在合理的地域范围内运输适宜的货物,才能盈利。最后,作者提出构建轴-辐组织模式,打造关键货物集散枢纽,统筹规范组织"中欧班列",以降低"中欧班列"的运输成本,从而产生规模经济。
引用
收藏
页码:370 / 3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集装箱陆路运输的经济适应范围 [J].
莫辉辉 ;
王姣娥 ;
宋周莺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5) :581-588
[2]  
“一带一路”战略研究.[M].刘卫东.商务印书馆.2017,
[3]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M].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外文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