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铅的肾细胞毒性及锌的保护作用
被引:9
作者:
陈卫平,刘世杰
机构:
[1] 北京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
来源:
关键词:
LLC-PK1细胞,醋酸铅,硫酸锌,乳酸脱氢酶,γ-谷氨酰转肽酶,钾离子;
D O I:
10.16421/j.cnki.1002-3127.1995.02.001
中图分类号:
R994.3 [工业毒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405 ;
摘要:
观察了醋酸铅1,5,10,50,100μmol/L对培养的LLC-PK1细胞存活率、细胞内钾离子和细胞上清液中LDH和γ-GT的影响。结果50μmol/L和100μmol/L铅作用32小时细胞的存活率已明显减少;5μmol/L铅处理1小时,细胞上清液中LDH明显升高,并在1~10μmol/L范围内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剂量-效应关系;50μmol/L铅处理半小时,就出现细胞内钾离子明显减少;1~100μmol/L铅处理4小时和8小时,γ-GT已明显增加,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加锌20μmol/L可使细胞的存活率增加,细胞内钾离子和γ-GT、LDH的漏出明显减少。上述结果说明,醋酸铅作用于LLC-pK1细胞,首先引起细胞膜对钾离子通透性的改变,其次为LDH,当明显损伤细胞膜时可使膜结合酶γ-GT脱落,上述指标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20μmol/L锌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护细胞膜,拮抗铅对肾小管细胞LLC-pK1的损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6+144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