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及主体

被引:22
作者
吴丙新
机构
[1]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山东威海
关键词
刑法解释; 法律文本; 立法原意; 罪刑法定; 主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在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上 ,学术界存在主观说、客观说与折衷说的论争 ,本文通过对其主要观点的述评 ,从法律文本与立法原意的关系 ,客观说与罪刑法定的关系 ,刑法的安全价值与公平价值的利益比较三方面论证了客观说的合理性 ,同时也对传统的客观说进行了修正。关于刑法解释的主体 ,本文从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入手 ,结合现代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 ,指出刑法解释的主体仅限于可作出规范性解释的最高人民法院和作出个案解释的各级审判委员会和法官。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当代西方法律解释学初探 [J].
陈弘毅 .
中国法学, 1997, (03) :106-114
[2]  
刑法学研究精品集锦[M]. 法律出版社 , 高铭暄主编, 2000
[3]  
法律解释的哲理[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陈金钊著, 1999
[4]  
刑事责任论[M]. 法律出版社 , 冯军著, 1996
[5]  
刑法解释论[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李希慧著, 1995
[6]  
刑法学原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高铭暄等撰稿, 1993
[7]  
论犯罪与刑罚[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意)贝卡里亚(Beccaria,Cesare)著, 1993
[8]  
法学基本范畴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张文显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