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和抗倒伏性及穗下节长度的QTL定位

被引:20
作者
张坤普 [1 ]
赵亮 [1 ]
海燕 [2 ]
陈广凤 [3 ]
田纪春 [1 ]
机构
[1] 国家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小麦品质育种研究室
[2] 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3] 德州学院农学系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白粉病; 成株抗性; 穗下节长度; 抗倒伏性; 数量性状位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杂交获得了DH群体168个株系,利用305个SSR标记对白粉病成株抗性、抗倒伏性和穗下节长度进行了QTL定位研究。DH群体及两亲本于2005年和2006年种植于山东泰安,2006年种于安徽宿州。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Network2.0软件,共检测到12个加性效应位点和10对上位效应位点。在4D染色体上控制白粉病成株抗性的qApr4D,贡献率为20.0%,在各环境中稳定表达,其抗病等位基因来源于抗病亲本豫麦57;在7D染色体上控制小麦穗下节长度的qIlbs7D,贡献率为12.9%,在各环境中稳定表达。加性效应和上位效应对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抗倒伏性和穗下节长度的遗传起重要作用,并且基因与环境常常具有互作效应。以上两个QTL可分别用于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和穗下节长度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350 / 13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6的微卫星标记鉴定 [J].
王俊美 ;
刘红彦 ;
王飞 ;
康振生 ;
段双科 .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03) :329-332
[2]   高产早熟小麦新品种花培3号的选育 [J].
海燕 ;
康明辉 .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05) :36-37
[3]   小麦种质N9134抗白粉病基因的SSR标记和染色体初步定位(英文) [J].
王长有 ;
吉万全 ;
张改生 ;
王秋英 ;
蔡东明 ;
薛秀庄 .
作物学报, 2007, (01) :163-166
[4]   小麦品种百农64慢白粉病抗性QTL的定位 [J].
王竹林 ;
王德森 ;
何中虎 ;
王辉 ;
陈新民 ;
段霞瑜 ;
周益林 ;
夏先春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10) :1956-1961
[5]   普通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的QTL分析 [J].
刘慧远 ;
Kazuhiro Suenaga ;
何中虎 ;
王竹林 ;
梁闪闪 ;
马均 ;
Michel Bernard ;
Pierre Sourdille ;
夏先春 .
作物学报, 2006, (02) :197-202
[6]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豫麦57 [J].
郭春强 ;
柏志安 ;
廖平安 ;
靳文奎 .
中国种业, 2004, (04) :54-54
[7]   Mapping QTLs with epistatic effects and QTL×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for plant height using a doubled haploid population in cultivated wheat [J].
Kunpu Zhang ;
Jichun Tian ;
Liang Zhao ;
Shanshan Wang .
遗传学报, 2008, (02) :119-127
[8]  
Molecular detection of QTLs for agronomic and quality traits in a doubled haploid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two Canadian wheats ( Triticum aestivum L.)[J] . X. Q. Huang,S. Cloutier,L. Lycar,N. Radovanovic,D. G. Humphreys,J. S. Noll,D. J. Somers,P. D. Brown.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6 (4)
[9]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yield and related traits in the wheat population Ning7840 × Clark[J] . F. Marza,G. -H. Bai,B. F. Carver,W. -C. Zhou.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6 (4)
[10]  
Adult plant and seedling resistance to powdery mildew in a Triticum aestivum × Triticum militinae hybrid line[J]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