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体位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心脏自律性及心肌缺血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李冰 [1 ]
王建荣 [1 ]
马燕兰 [1 ]
林琳 [2 ]
周莉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护理部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监护室
关键词
心肌梗死,急性; 排便; QT离散度; 心率变异性; 体位;
D O I
10.16460/j.issn1008-9969.2007.10.005
中图分类号
R473.5 [内科护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11 ;
摘要
目的明确不同排便体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患者排便过程中不同时段心脏自律性及心肌缺血情况的影响,为临床对AMI早期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促排便措施,减少排便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仪,连续记录23例AMI早期患者23例次排便过程中的十二导联心电图,观察并比较患者在平卧位排便、半卧位排便过程中的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及ST段压低之和等指标变化的异同。结果平卧位排便者与半卧位排便者在排便过程中,各时段的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及ST段压低之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卧位排便者在排便中(便中前期、便中后期)校正后QT离散度的增加幅度较半卧位者更大(P>0.05)。结论平卧位排便并不能有效减少排便对AMI早期患者自律性及心肌缺血情况的影响,半卧位排便也可考虑作为AMI早期患者排便的一种合理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早期活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 [J].
关继红 ;
胡斌 ;
杨喜山 .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17) :2575-2575
[2]   早期活动五级法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脏康复应用的评价 [J].
巩维如 ;
李天德 ;
杨庭树 ;
刘国树 ;
盖鲁粤 ;
王广义 ;
王禹 ;
陈练 ;
朱秀勤 .
中国循环杂志, 2000, (03) :24-25
[3]   采用不同体位排便对心率、R波振幅及QTc的影响 [J].
沈南芬,潘伟民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996, (02) :112-112
[4]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不同体位排便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 [J].
杨文 ;
刘阳 ;
张英 ;
刘莹 ;
唐丽 .
南方护理学报, 1995, (02) :4-5
[5]  
尤黎明主编.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