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2002年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浓江河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被引:7
作者
闫丹丹 [1 ,2 ]
栾兆擎 [1 ]
徐莹莹 [1 ]
王忠欣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沼泽; 径流; 淹没分析;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X36 [自然保护区划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世纪80年代,由于大规模的农业开发等人类活动,导致浓江上游截流,直接影响了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文情势。以别拉洪水文监测站1958~2002年和浓江水文监测站1980~1989年的月径流量和月降水量为基础数据,利用别拉洪站与浓江站的月径流量间的经验关系模型,估算浓江站其他年份的月径流量,得到浓江站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31×108m3。浓江站年径流量小波分析结果显示,在1958~1980年期间,浓江站的年径流量变化有准10 a的周期,计算出1958~1980年期间浓江站在丰水年(1962年)、平水年(1965年)和枯水年(1967年)的年径流量和水位,根据河道比降,推算出洪河保护区浓江河段1962年、1965年和1967年所对应水位分别是52.71 m、52.49 m和52.11 m,2012年实测的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浓江河段的平均水位为51.70 m,与1962年、1965年和1967年的水位相比,2012年的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浓江河段的水位平均下降了0.74 m。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模拟了浓江河不同水位下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洪水淹没面积和沼泽蓄水量,结果表明,洪河保护区沼泽蓄水量平均减少了0.51×108m3。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保护区湿地恢复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沼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J].
宋文彬 ;
张翼然 ;
张玲 ;
周德民 .
湿地科学, 2014, 12 (01) :81-88
[2]   水利工程对别拉洪河流域湿地景观结构的影响 [J].
王翠晓 ;
刘红玉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4) :718-728
[3]   退化沼泽湿地洪水淹没数值模拟研究——以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J].
于欢 ;
张树清 ;
孔博 .
湿地科学, 2008, 6 (04) :506-511
[4]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小生态需水量与补水分析 [J].
杨柳 ;
马克明 ;
白雪 ;
郭雷 .
生态学报, 2008, (09) :4501-4507
[5]   人类活动对别拉洪河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研究 [J].
栾兆擎 ;
曹会聪 ;
周德民 ;
邓伟 .
湿地科学, 2008, (02) :258-263
[6]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洪河保护区湿地景观的影响 [J].
刘红玉 ;
李兆富 .
地理学报, 2007, (11) :1215-1222
[7]   基于GIS技术的洪水淹没区确定 [J].
刘小生 ;
陈英俊 ;
黄玉生 .
测绘科学, 2007, (05) :136-137+206
[8]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探讨——以洪河自然保护区为例 [J].
段云海 ;
边延辉 ;
邓国立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09) :152-153
[9]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蓄水与调洪功能 [J].
刘兴土 .
湿地科学, 2007, (01) :64-68
[10]   洪河自然保护区水资源环境变化分析 [J].
李丽娟 ;
韩金超 ;
李相莉 .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6, (02) :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