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差异的产业分解及空间分析

被引:4
作者
吕芳 [1 ]
张波 [2 ]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辽宁沿海经济带; 发展差异; 产业结构; 产业效应; 空间差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城市群、都市圈、产业带和经济区等的不断涌现,使得跨行政区域的城市群和产业带研究正在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借助基尼系数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效应分解,研究1995~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产业结构的分解表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差异是导致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第一和第二大因素;产业效应的分解显示,集中效应是引起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产业结构的重组亦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的主要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认为大连、营口、盘锦沿线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盘锦、锦州、葫芦岛渤海沿岸与大连、丹东黄海沿岸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
引用
收藏
页码:412 / 4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 [J].
张可 ;
栾贵勤 ;
王海龙 .
经济问题探索, 2009, (07) :13-18
[3]   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演变 [J].
孙姗姗 ;
朱传耿 ;
李志江 .
经济地理, 2009, 29 (04) :572-576+600
[4]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的回顾 [J].
郭腾云 ;
徐勇 ;
马国霞 ;
王志强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1) :111-118
[5]   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 [J].
刘夏明 ;
魏英琪 ;
李国平 .
经济研究, 2004, (07) :70-81
[6]   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冯健 ;
周一星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3) :204-215
[7]   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 [J].
范剑勇 ;
朱国林 .
管理世界, 2002, (07) :37-44
[8]   人口统计的时空分析 [J].
陈述彭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4) :5-9
[9]   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 [J].
李小建 ;
乔家君 .
地理学报, 2001, (02) :136-145
[10]   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化的实证分析 [J].
万广华 .
经济研究, 1998, (05) :37-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