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07年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

被引:19
作者
李铁钢
刘维斯
杨智聪
王玉林
李美霞
机构
[1]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流感; 监测; 病原学; 血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1.7 [流行性感冒];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对2007年广州市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流感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哨点医院每周上报的流感样病例就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集流感样病例和暴发疫点现患病例的漱口液或咽拭子,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检验;3月和9月按年龄组分层随机抽取健康人群血清标本,采用微量半加敏红细胞抑制试验检测各型流感抗体。[结果]19间监测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就诊人数占同期内(儿)科门诊就诊数比例为4.30%。全年共接到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27起,有26起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全部疫情发生在3~6月。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901宗,有58宗分离出流感病毒,其中H3N2型有38株,占65.52%,4~7月为分离阳性高峰。人群血清抗体B(维多利亚系)、B(巴拿马系)亚型流行高峰前后阳性率均较一致(χ2=1.33,0.43,P﹥0.05),但H3N2抗体9月高于3月(χ2=7.00,P﹤0.05),而H1N1抗体9月检出率低于3月(χ2=11.71,P﹤0.05)。[结论]2007年广州市流感流行毒株为H3N2型流感病毒,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3~6月,以局部暴发为主要特征,学校是高发场所,应加强监测。B型流感病毒在广州地区仍有继续引起局部暴发流行的潜在危险。
引用
收藏
页码:2540 / 254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中国2001~2003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 [J].
张静 ;
杨维中 ;
郭元吉 ;
徐红 ;
张烨 ;
李梓 ;
郭俊峰 ;
王敏 ;
梁国栋 ;
王文杰 ;
李正懋 ;
孙新华 ;
肖东楼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06)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