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区藻类、纤毛虫等生物群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8
作者
刘玉
路宁宁
张俊帆
代晓康
李睿
机构
[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深圳湾; 红树林; 微型生物; 藻类; 生态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摘要
对福田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近岸水域进行水质及生态调查,结果显示,深圳湾潮汐对红树林中微型生物生态及湿地污染状况产生了最为直接的影响;藻类在红树林中具有较好的水质污染指示作用,其生态功能大于纤毛虫、轮虫等微型生态类群;微型生物可通过食物链对污染物起放大和传递作用,传递途径在水体中以藻→纤毛虫为主,底质中以藻→底栖动物幼虫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湿地中的藻类生态学研究进展 [J].
熊丽 ;
谢丽强 ;
生秀梅 ;
吴振斌 ;
夏宜琤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6) :1007-1011
[2]   1998年春深圳湾环节环沟藻赤潮及其发生原因的探讨 [J].
王朝晖 ;
齐雨藻 ;
尹伊伟 ;
江天久 ;
谢隆初 .
海洋科学, 2001, (05) :47-50
[3]   Evaluation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a marine biotic index to characterize the status of estuarine ecosystems: the case of Mondego estuary (Portugal) [J].
Salas, F ;
Neto, JM ;
Borja, A ;
Marques, JC .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04, 4 (03) :215-225
[4]  
Primary Production by Phytoplankton and Microphytobenthos in Estuaries.[J].G.J.C. Underwood;J. Kromkamp.Advances in Ecological Research.1999,
[5]  
中国海藻志.[M].郭玉洁主编;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辑;.科学出版社.2003,
[6]  
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持续发展.[M].王伯荪等著;.科学出版社.2002,
[7]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8]  
广东红树林研究.[M].黄玉山;谭凤仪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9]  
淡水生物学.[M].大连水产学院 主编.农业出版社.1982,
[10]  
中国海洋浮游硅藻类.[M].金德祥等著;.上海科学出版社.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