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的组成及特征

被引:18
作者
徐仲元
刘正宏
杨振升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长春
[3] 吉林长春
关键词
大青山地区; 早前寒武纪; 变质地层; 近水平剪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1 [前寒武纪];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是华北克拉通北缘早前寒武纪变质杂岩发育地区,也是高级变质地层发育地区。多年来,对该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的组成和划分一直存在着争议。近几年来,作者以相同或相似的岩性组合为基本填图单位,以变形变质作用特征的研究为主线,结合岩浆活动作用、原岩建造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大青山地区的6幅 1∶5万区域地质调查,提出自该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古太古代兴和岩群、中太古代乌拉山岩群和古元古代美岱召岩群3个岩群,并进一步划分为8个岩组。其中兴和岩群和乌拉山岩群均遭受了麻粒岩相-高角闪岩相条件下的多期强烈的变形变质作用改造,并相互参差交错地共生在一起。详细地构造解析结果表明,兴和岩群和乌拉山岩群均遭受到一期下地壳麻粒岩相环境下的近水平剪切变形和高角闪岩相条件下的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纵向构造置换作用的改造。早期近水平剪切导致乌拉山岩群的各个地层单元以透镜状岩片叠置于兴和岩群之上,后期纵向构造置换作用导致兴和岩群和鸟拉山岩群的不同地层单元沿现存叶理相互穿插,造成以现存叶理为标志的“假互层”或“假夹层”。美岱召岩群为一套浅变质的碎屑沉积岩系,仅遭受绿片岩相变质,变形特征也不同于乌拉山岩群,其以角度不整合
引用
收藏
页码:209 / 21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内蒙大青山地区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系特征和变质动力学 [J].
金巍 ;
李树勋 ;
刘喜山 .
岩石学报, 1991, (04) :27-35+100
[2]  
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M].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李文国主编, 1996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M]. - 地质出版社 ,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编辑部编, 1995
[4]  
内蒙古大青山太古宙麻粒岩带的变质构造演化及金的成矿[M].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甘盛飞著, 1992
[5]  
华北地区区域地层表[M]. - 地质出版社 , 内蒙古自治区地层表编写组编著,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