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红树林幼林藤壶危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12
作者
向平
杨志伟
林鹏
机构
[1]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红树林; 藤壶; 红树林恢复;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6.0302
中图分类号
S764.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近年来红树林恢复性造林面积的扩大,海洋污损生物藤壶对红树林幼林的危害问题日益突出.文中综述了藤壶附着的生物化学、藤壶在红树林附着的生态学、藤壶对人工红树林幼林的危害和国内所采用的化学药物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藤壶在红树林的附着和分布模式受海水盐度、浸淹深度、林分郁闭度、水文条件等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而藤壶胶粘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一维结构,胶粘蛋白在水下的交联、组装和胶粘的过程与机制,以及藤壶危害红树幼苗的机制和危害权重尚需要深入探讨.研究红树植物对藤壶附着的响应和长期适应机制将为藤壶的防治提供更多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526 / 15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SETTLEMENT BEHAVIOR OF CHTHAMALUS-ANISOPOMA LARVAE LARGELY DETERMINES THE ADULT DISTRIBUTION [J].
RAIMONDI, PT .
OECOLOGIA, 1991, 85 (03) :349-360
[2]  
Responses of cirripede larvae to light. I. Experiments with white light[J] . D. J. Crisp,D. A. Ritz.Marine Biology . 197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