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山系、小相岭山系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的DNA指纹比较分析

被引:10
作者
方盛国
冯文和
张安居
李绍昌
余健秋
黄祥明
何光昕
费立松
机构
[1] 四川师范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2] 四川联合大学生物系
[3]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4] 成都动物园
关键词
凉山山系;小相岭山系;大熊猫;DNA指纹图;遗传多样性;
D O I
10.16829/j.slxb.1997.04.002
中图分类号
Q959.838 [食肉目];
学科分类号
071002 ;
摘要
利用同位素标记大熊猫DNA指纹探针F2ZGP96060801,比较检测了凉山山系和小相岭山系大熊猫随机个体的DNA指纹图,获得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如下:(1)凉山山系和小相岭山系随机个体的平均谱带数分别是33.14和28.25条;平均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43和0.48;平均杂合率分别是57%和52%。(2)凉山山系和小相岭山系大熊猫各自群体内部个体之间DNA指纹的相似系数分别是0.68和0.72。将两个山系并为一个大群体后,随机个体的平均谱带数为30.53;平均等位基因频率为0.36;个体之间DNA指纹的相似系数为0.58;平均杂合率上升至64%。(3)凉山山系和小相岭山系大熊猫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42,两山系之间已有明显的遗传分化。大熊猫以分布的山系为群体单元时,个体之间遗传相似性高,遗传多样性贫乏;若群体单元扩大到两个山系时,个体之间遗传相似性下降,遗传多样性明显上升。此结果初步表明:大熊猫作为一个物种,遗传多样性可能不是很贫乏,但各个山系内的大熊猫群体,遗传多样性的贫乏程度是相当严重的。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