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基底变质岩中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75
作者
裴福萍 [1 ]
许文良 [1 ]
杨德彬 [1 ]
赵全国 [1 ]
柳小明 [2 ]
胡兆初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基底; 变质岩; 锆石; 年代学; 地质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9 [各类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为了确定松辽盆地基底变质岩的形成时代,对位于盆地南部基底中的6个变质岩和一个火山角砾岩中的变花岗岩角砾进行了锆石LA-ICP-MSU-Pb定年.松辽盆地南部基底变质岩包括变辉长岩(L45-1)、斜长角闪岩(SN117)、变流纹质凝灰岩(G190)、绢云片岩(N103)、绿泥片岩(T5-1)、黑云母阳起石石英片岩(Y205)和变花岗岩(角砾)(L44-1).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显示,变辉长岩和变花岗岩(角砾)中锆石均具有岩浆成因的核和变质的增生边,其核部定年结果分别为(1808±21)和(1873±13)Ma;斜长角闪岩和绿泥片岩中的锆石具有生长环带,显示基性火成岩中锆石的特征,其定年结果分别为(274±3.4)和(264±3.2)Ma;变流纹质凝灰岩和绢云片岩中的锆石均具有典型岩浆生长环带,样品G190和N103的定年结果分别为(424±4.5)和(287±5.1)Ma;黑云母阳起石石英片岩(Y205)中多数锆石呈浑圆状,且吸收程度不同,暗示其原岩应为沉积岩,其定年结果显示多组谐和年龄,包括(427±3.1),(455±12),(696±13),(1384±62),(1649±36),(1778±18),(2450±9),(2579±10),(2793±4)和(2953±14)Ma.以上定年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南部存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1808~1873Ma),其存在可能与构造推覆作用有关;同时,盆地基底中还存在早古生代(424~490Ma)和晚古生代(264~292Ma)岩浆作用.上述认识与基底中黑云母阳起石石英片岩中碎屑锆石的定年结果相吻合.
引用
收藏
页码:2881 / 28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小兴安岭东北部金林岩体全岩角闪石Rb-Sr年龄 [J].
刘建峰 ;
迟效国 ;
周燕 ;
王铁夫 ;
金巍 ;
周建波 ;
董春艳 ;
黎广荣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06) :12-15
[2]   鲁西济南辉长岩的形成时代:锆石LA-ICP-MSU-Pb定年证据 [J].
杨承海 ;
许文良 ;
杨德彬 ;
刘长春 ;
柳小明 ;
胡兆初 .
地球学报, 2005, (04) :321-325
[3]   大兴安岭北部塔河花岗岩体的时代及对额尔古纳地块构造归属的制约 [J].
葛文春 ;
吴福元 ;
周长勇 ;
A.A.Abdel Rahman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5, (12) :1239-1247
[4]   辽北法库构造岩系的锆石SHRIMP年代学研究与华北地台北缘边界 [J].
张晓晖 ;
宿文姬 ;
王辉 .
岩石学报, 2005, (01) :137-144
[5]   内蒙古苏左旗地区闪长-花岗岩类SHRIMP年代学 [J].
石玉若 ;
刘敦一 ;
张旗 ;
简平 ;
张福勤 ;
苗来成 ;
施光海 ;
张履桥 ;
陶华 .
地质学报, 2004, (06) :789-799
[6]   内蒙古锡林格勒杂岩的地球化学研究:从Rodinia聚合到古亚洲洋闭合后碰撞造山的历史记录 [J].
朱永峰 ;
孙世华 ;
毛骞 ;
赵光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3) :343-355
[7]   和龙地块的构造属性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边界 [J].
张艳斌 ;
吴福元 ;
翟明国 ;
路孝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9) :795-806
[8]   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杂岩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及意义 [J].
施光海 ;
刘敦一 ;
张福勤 ;
简平 ;
苗来成 ;
石玉若 ;
陶华 .
科学通报, 2003, (20) :2187-2192
[9]   内蒙古图林凯蛇绿岩中埃达克岩SHRIMP测年:早古生代洋壳消减的证据 [J].
刘敦一 ;
简平 ;
张旗 ;
张福勤 ;
石玉若 ;
施光海 ;
张履桥 ;
陶华 .
地质学报, 2003, (03) :317-327+435
[10]   大兴安岭中段二叠系大石寨组细碧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吕志成 ;
段国正 ;
郝立波 ;
李殿超 ;
潘军 ;
董广华 .
岩石学报, 2002, (02) :21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