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鼢鼠的洞系结构及其防治试验

被引:6
作者
杨克栋
机构
[1] 西和县林业局
关键词
洞口; 投饵; 中华; 洞壁; 交通洞; 林场; 西和县; 洞径; 防治试验; 洞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西和县玉泉林场,1989年以来,在开展大面积防治中华鼢鼠的同时,进行了中华鼢鼠活动规律、洞系结构和防治方法的研究。一、中华鼢鼠的危害情况西和县玉泉林场,位于秦岭山系小陇山余脉西南部,属长江流域西汉水水系上游。海拔1760—2100米,年降雨量600毫米左右,年平均温度8℃,无霜期160—180天。场辖草关营林区,坡度在25°—42°之间,土壤为褐色土和棕壤,成土母质以石灰岩分化物为主,土层厚度30—100公分。植被以紫芒、苔草、铁杆蒿等草本植物为主,间有少量胡枝子、沙棘等灌木,盖度80%。从1965年以来,草关营林区营造人工林3万余亩,由于中华鼢鼠的危
引用
收藏
页码:422 / 425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