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气溶胶的物理化学特性

被引:8
作者
成天涛
吕达仁
陈洪滨
王庚辰
不详
机构
[1]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遥感理论和技术研究部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遥感理论和技术研究部 上海
[4] 北京
[5] 北京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沙尘气溶胶; 物理化学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春季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 针对大气气溶胶进行外场采样和元素分析的资料, 对沙尘气溶胶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观测期间气溶胶平均个数和质量浓度分别为 274.8 cm?3和 0.54 mg/m3, 晴天分别为31.4 cm?3和 0.07 mg/m3. PM10对沙尘质量浓度起着主导作用. 小粒子占沙尘绝大多数, 沙尘天气半径小于等于 4.0 μm 的粒子数浓度占到总浓度的 93.7%. 沙尘数浓度较大时, 粒子谱分布为双峰, 而较小时却为单峰. Al 和 Fe 等地壳元素主要来自局地土壤源, Pb和 S 等污染元素主要来自外部污染源, Mo, V 和 Co 来自外部沙尘源. 局地土壤源、远距污染源和外部沙尘源是沙尘气溶胶的主要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469 / 4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中国北方的典型强沙尘暴事件(1954~2002年)
    周自江
    章国材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3, (11) : 1224 - 1228
  • [2] 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和河北坝上地区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对北京沙尘天气物源的贡献
    刘鸿雁
    田育红
    丁登
    [J]. 科学通报, 2003, (11) : 1229 - 1232
  • [3] 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暴气候特征分析
    王革丽
    吕达仁
    尤莉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4) : 433 - 439
  • [4] 近47年中国沙尘暴气候特征研究
    周自江
    王锡稳
    牛若芸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2) : 193 - 200
  • [5] 近50年北京的沙尘天气及治理对策
    陈广庭
    [J]. 中国沙漠, 2001, (04) : 87 - 92
  • [6] 贺兰山地区沙尘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的观测研究
    牛生杰
    章澄昌
    孙继明
    [J]. 大气科学, 2001, (02) : 243 - 252
  • [7] 2000年我国沙尘暴的组成、来源、粒径分布及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庄国顺
    郭敬华
    袁蕙
    赵承易
    [J]. 科学通报, 2001, (03) : 191 - 197
  • [8] 贺兰山地区春季沙尘气溶胶的化学组分和富集因子分析
    牛生杰
    章澄昌
    [J]. 中国沙漠, 2000, (03) : 33 - 37
  • [9] 关于我国华北沙尘天气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叶笃正
    丑纪范
    刘纪远
    张增祥
    王一谋
    周自江
    鞠洪波
    黄签
    [J]. 地理学报, 2000, (05) : 513 - 521
  • [10] 黑河地区沙漠气溶胶浓度和谱分布特征
    雷文方
    任丽新
    吕位秀
    张文
    不详
    [J]. 高原气象 , 1993, (02) : 170 -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