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造山带早古生代变质峰期和逆冲构造变形年代的精确限定

被引:76
作者
陈能松
何蕾
王国灿
张克信
孙敏
不详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武汉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香港
[3] 武汉 
[4] 香港
关键词
东昆仑造山带; 变质变形事件; 构造-热年代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都兰县南部东昆中断裂带北侧的岛弧型变质火山岩系,变质程度自南而北从高绿片岩相增至绿帘角闪岩相,早期发育高角度逆冲变形,晚期受低角度走滑变形改造,变质顶峰与逆冲构造同步.变火山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448±4)Ma.高角度逆冲变形带变质角闪石和白云母的40Ar-39Ar年龄分别为427±4和408Ma.上述年代学结果较为精确地限定了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早古生代火山盆地关闭的构造年代,逆冲构造岩片的冷却速率约为9℃/Ma.
引用
收藏
页码:628 / 6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东昆仑变闪长岩体的Ar-Ar和U-Pb年龄:角闪石过剩Ar和东昆仑早古生代岩浆岩带证据
    陈能松
    孙敏
    张克信
    朱云海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0, (21) : 2337 - 2342
  • [2] 昆仑山早古生代地质特征与演化
    潘裕生
    周伟明
    许荣华
    王东安
    张玉泉
    谢应雯
    陈挺恩
    罗辉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 302 - 307
  • [3] 泉州辉长岩中单粒锆石U-Pb法定年——闽东南基性岩浆岩的起源
    李惠民
    董传万
    徐夕生
    周新民
    [J]. 科学通报, 1995, (02) : 158 - 160
  • [4]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青藏项目专家委员会编, 1996
  • [5] Diffusion of 40 Ar in hornblende[J] . T. Mark Harrison.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8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