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茸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张卉
刘长江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关键词
姬松茸; 原生质体; 再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46 [菌类(食用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报道了溶壁酶系统、酶浓度、不同菌龄、脱壁促进剂、渗透压稳定剂和酶解温度对姬松茸原生质体释放率及不同再生培养基、渗稳剂种类、菌丝酶解时间和单双层平板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菌龄为3~ 5d的菌丝以 1.5 %溶壁酶、0 .5 %蜗牛酶和 0 .5 %纤维素酶组成的酶系统在 30℃以KCl为渗透压稳定剂时 ,形成率为 1.4~ 1.5ⅹ 10 7/mL酶液 ;以蔗糖为渗透压稳定剂 ,菌丝酶解 1.5~ 3h ,以SMY和MYP为再生培养基 ,姬松茸原生质体再生率为 1.1‰~ 1.3‰。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23 +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灵芝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J].
张李阳 ;
熊晓晖 .
中国食用菌, 2001, (06) :38-40
[2]   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再生及单核化特性的研究 [J].
闫培生 ;
李桂舫 ;
蒋家惠 ;
黄健 .
菌物系统, 2001, (01) :107-110
[3]   克鲁维酵母与酿酒酵母属间原生质体融合构建高温酵母菌株 [J].
文铁桥 ;
赵学慧 .
菌物系统, 1999, (01) :89-93
[4]   灵芝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融合的研究 [J].
曹文芩 ;
郭顺星 ;
徐锦堂 ;
张集慧 ;
陈晓梅 .
菌物系统, 1998, (01) :51-56
[5]   凤尾菇和桃红平菇种间原生质体电融合获杂种菌株 [J].
邱景芸 ;
吴月嫦 ;
廖汉泉 ;
郑丽群 .
生物工程学报, 1995, (02) :162-166+206
[6]   糙皮侧耳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 [J].
程东升 ;
邹莉 .
中国食用菌, 1993, (05) :11-14
[7]   凤尾菇菌丝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再生 [J].
廖汉泉 ;
吴月嫦 ;
梁耀云 ;
邱景芸 .
中国食用菌, 1989, (02) :3-6
[8]   一种溶高等担子菌细胞壁酶的制备 [J].
邱景芸 ;
廖汉泉 ;
吴月嫦 .
遗传, 1982, (04) :13-14+24
[9]   AN EFFICIENT PROTOPLASTING REGENERATION SYSTEM FOR AGARICUS-BISPORUS AND AGARICUS-BITORQUIS [J].
SONNENBERG, AS ;
WESSELS, JG ;
VANGRIENSVEN, LJ .
CURRENT MICROBIOLOGY, 1988, 17 (05) :28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