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变迁的三个层次及其反思——基于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的田野调查

被引:24
作者
贺能坤 [1 ,2 ]
机构
[1] 重庆文理学院
[2] 教育部重点文科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旅游开发; 民族文化; 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在给当地民族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对民族文化的变迁产生了不利影响。调查显示,民族文化在三个方面发生了变迁:外层表现为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弱化;中层表现为民族文化出现"空壳化";内层表现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价值观正在发生蜕变,民族精神家园正在不断迷失。反思当前旅游开发的价值观并进行科学定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显得非常紧迫。
引用
收藏
页码:172 / 1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嬗变与保护 [J].
申茂平 .
贵州民族研究, 2006, (04) :72-78
[2]   对民歌传承活动的考察与思考——贵州省黔东南黎平县部分地区侗族大歌现状 [J].
崔玲玲 .
人民音乐, 2006, (03) :59-62
[3]   鼓楼:侗寨人居的凝聚中心 [J].
王家骏 .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6, (02) :53-56
[4]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J].
罗永常 .
贵州民族研究, 2003, (02) :102-107
[5]  
人论[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德)恩斯特·卡西尔(ErnstCassirer)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