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海风锋与阵风锋碰撞形成雷暴天气的诊断特征

被引:25
作者
刘彬贤 [1 ]
王彦 [2 ,3 ]
刘一玮 [1 ]
机构
[1] 天津市气象台
[2] 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海风锋; 阵风锋; 雷暴天气的形; 成诊断特征;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21010011
中图分类号
P446 [雷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对2007年8月13日天津多普勒天气雷达(CIN RAD WSR/98D)探测的雷暴天气个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雷暴天气是由渤海湾海风锋与阵风锋碰撞形成的;碰撞后,在海风锋前端、阵风锋前部有新的雷暴单体形成;阵风锋后部的对流回波主体加强,对流回波主体由椭圆状加强为典型的弓状。应用天津36个自动气象站的地面六要素资料和北京850 h Pa以上探空资料,组成新的诊断资料,对该个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雷达探测的海风锋前端具有较强的低层垂直风切变梯度和露点温度梯度大值区,海风锋前沿与0~3 km垂直风切变梯度密集区相对应,且与露点温度梯度变化较快的区域基本吻合;海风锋与阵风锋相互碰撞时,0~3 km垂直风切变在2 h内变化较快,且有明显的增加趋势,CAPE(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对流有效位能)值在雷暴形成前有较明显增加;随着雷暴天气结束,上述特征随之消失。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6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