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盆地金沙滩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开发研究

被引:29
作者
张克强
白成云
马宏斌
张敬忠
牛斌
姜森林
聂督
机构
[1] 山西省农科院开发办,山西省农科院开发办,山西省农科院开发办,山西省农科院开发办,山西省农科院开发办,山西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山西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太原,太原,太原,太原,太原,太原,太原
关键词
盐碱地综合治理; 改良剂; 碱化度; 脱盐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6.44 [];
学科分类号
0910 ;
摘要
大同盆地苏打型盐碱地,治理难度较大,通过4年来的综合治理试验研究表明:水利措施采用井灌井排、井渠结合,明沟、暗沟、深沟、浅沟密集相结合,地下水位可由改良前的1.63m下降到2.05m;化学改良剂(SN—01)连续施用3年后耕作层土壤pH由原来的9.76下降到8.16,EC值由原来的0.54下降到0.22ms/cm,CO32-消失,HCO3-下降89.7%,Na+下降76.4%。国产材料石膏、风化煤、黑矾、糠醛渣施用后表层土pH、碱化度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农业措施采取平整土地,耕作层脱盐率可达55%,深翻后耕作层土壤密度降低11.6%13.7%;孔隙度提高12.2%13.7%。增施有机肥后耕作层土壤碱化度可下降69.7%76%;合理的耕作技术和耕作管理方法具有保墒、抑盐、躲盐的作用,为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1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