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人性展现的钟摆效应——回到《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

被引:3
作者
唐解云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逆全球化; 人性展现; 《德意志意识形态》;
D O I
10.13971/j.cnki.cn23-1435/c.2017.09.009
中图分类号
F091.3 [近现代经济思想(1640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虽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很少提及彰显于"全球化"的论题,而且集中在生产理论层面,但是"逆全球化"的特征却彰显于其中的意识形态理论,特别是解释人性的发展问题域中。"逆全球化"现象的出现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失语",是人与环境相协调的产物,是人性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三个维度上所体现的阶段性特征。回到《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可以从世界历史、市民社会、共同体等维度探讨逆全球化对人性的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N]. 陈伟光. &nbsp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6 (005)
[2]  
全球化VS逆全球化[M]. 东方出版社 , 王辉耀, 2017
[3]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问答[M]. 中国言实出版社 , 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 2017
[4]   三重政治经济失衡与全球化的未来 [J].
包刚升 .
探索与争鸣, 2017, (07) :21-29
[5]   为什么全球化会发生逆转——逆全球化现象的因果机制分析 [J].
高柏 ;
草苍 .
文化纵横, 2016, (06) :22-35
[6]  
逆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国担当[N]. 蓝江. &nbsp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