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乙醇提取物抑菌作用及其抑菌成分分析

被引:28
作者
刘梦茵 [1 ,2 ]
刘芳 [1 ]
周涛 [2 ]
诸永志 [1 ]
王道营 [1 ]
徐为民 [1 ]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关键词
乌梅; 抑菌活性; 薄层层析; 生物自显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研究乌梅乙醇提取物(以下简称醇提物)的抑菌活性以及热处理和pH值对抑菌活性的影响,并通过薄层层析-生物自显影技术对醇提物的主要抑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梅醇提物对蜡状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在2.5~5.5mg/mL之间,最适pH值为5~6,对热稳定。当薄层层析的展开剂为氯仿、甲醇(体积比5:1)时,通过与柠檬酸、碱中和为pH7的乌梅醇提物比较,初步确定乌梅醇提物中起主要抑菌作用的是有机酸。
引用
收藏
页码:190 / 19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乌梅中黄酮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J].
郭长海 ;
侯雪 ;
王红 ;
肖朝萍 .
中成药, 2009, (10) :1613-1614
[2]   乌梅的化学成份及药理作用概述 [J].
阮毅铭 .
中国医药导刊, 2008, 10 (05) :793-794
[3]   RP-HPLC同时测定乌梅中8种有机酸含量 [J].
陈战国 ;
恩伯提 ;
张志琪 .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21) :1783-1786
[4]   乌梅中生物碱的分离与鉴定 [J].
任少红 ;
付丽娜 ;
王红 ;
肖朝萍 .
中药材, 2004, (12) :917-918
[5]   八角中天然防腐剂的提取方法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J].
吴周和 ;
徐燕 ;
吴传茂 .
中国调味品, 2003, (09) :18-20+47
[6]   5种中药的酸性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J].
张健 ;
焦东桂 ;
孙远东 .
基层中药杂志, 1999, (02) :23-23
[7]   采收、加工、植物基原对乌梅抑菌作用的影响 [J].
沈红梅 ;
乔传卓 ;
苏中武 ;
李承祜 .
中药材, 1994, (08) :24-27
[8]  
实用医学检验学[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冯仁丰主编, 1996
[9]  
中药采收鉴别应用全书[M]. -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范崔生主编, 1995
[10]  
药品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M].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郑钧镛,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