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性血管损伤与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林立
郭子林
张强
张春之
杨如景
万恩广
王林
机构
[1] 济宁医学院职业卫生与环境医学研究所
[2] 济宁市卫生防疫站
[3] 兖州市兴隆庄煤矿
关键词
手传振动; 血管内皮活性物质; 振动性血管损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手传振动对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对不同接振时间的煤矿掘进工进行了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测定 ,并同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内皮素、血栓素 B2随接振时间的延长有明显增高的趋势 (P<0 .0 5 ,P<0 .0 1) ,一氧化氮、6 -酮 -前列腺素 F1 α随接振时间的延长有明显降低的趋势 (P<0 .0 5 ,P<0 .0 1)。结论手传振动可导致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改变 ,这种改变可能与振动性血管损伤有一定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1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大鼠急性脑缺血血浆及脑组织NO、ET1含量的变化 [J].
钟平 ;
杨任民 ;
韩咏竹 ;
胡继原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1997, (04) :4-6
[2]  
现代职业医学.[M].王莹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3]  
血管活性物质与临床.[M].石湘芸等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4]  
振动病.[M].王林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